飞特网»飞特论坛 ≡休闲区≡ 飞特灌水区 建水紫陶 手工艺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7407|回复: 1

[其它] 建水紫陶 手工艺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8 10: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水紫陶制作之原料——五彩泥料
    泥料是建水紫陶工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决定陶器质量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建水紫陶陶土来自于碗窑村以西 五公里的五彩山。说到五彩山的来历,当地人会很认真的告诉你说,那是七仙女的七彩纱巾变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七仙女喜欢上了纯朴善良的穷苦陶工阿郎,并秘密下凡与他结为夫妇,夫妻俩男耕女织,恩恩爱爱,相敬如宾,一转眼就是十年。可是,好景不长,深居天廷玉皇大帝知道后,大发雷霆,急促命令天兵天将前来缉拿是问,仙女挥泪告别亲人之际,从脖子上解下用七彩彩虹编织而成的纱巾,含着泪水说:“郎啊,我走后你就搬到这纱巾飘落的地方去吧,哪有你取之不尽的财富。”说完就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去了。阿郎随着仙女飘荡的纱巾追啊追,当他追到建水临安坝西北时,纱巾已变成一座五彩缤纷的大山,是为五彩山。阿郎从此定居于此,采泥制陶,砍柴烧窑,烧制了出神话般的紫陶。五彩山分布有七种颜色的泥土,这些彩泥土质细腻,呈胶泥状,奇怪的是,这些泥土一量离开山体就会变得坚硬如石。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彩泥都是上好的陶土,只有那些颜色纯正自然,土质细腻,纯净无杂质的优质、纯正的彩泥,才能适应建水紫陶特殊的工艺流程,制作出精美绝伦的建水紫陶。将取回的五彩陶土分颜色堆放晒干,然后敲碎成粉末状,以便于更好地溶于水,再经过筛,筛弃粗砂杂质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经过搅拌淘洗,待含砂泥浆沉落缸底,便用勺盛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滤去砂质。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已经是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的泥浆静置于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每次制陶之前,工匠们都要很仔细地配制不同颜色的陶土,因为建水陶的色彩完全用天然泥料的颜色配制而成的,而不同颜色的陶土配制比例完全取决于工匠们的经验。


                                                    建水紫陶——拉坯
    拉坯是制陶的基本功,由于建水陶泥泥料的细腻润滑,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陶坯不能采取灌浆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必须采用传统的车盘慢手工拉坯。这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的本质区别。
    拉坯是制陶工艺关键的一步。拉坯时要求心正、眼准、手稳,做到成竹在胸,眼到手到,一气呵成,妙手成器。因为同一种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取决于拉坯时的毫厘之差。如拉玉兰瓶时,须对拉一个瓶子的坯料用量估算到分毫不差,整个拉坯过程是一气呵成,任何的迟疑或者停顿都会使器物报废。在拉坯过程中,瓶身的厚度要比瓶颈的厚度薄的多,如果瓶身过厚,瓶颈过薄,在高温窑火中会烧蹋,但误差又不能超过三毫米,而如此精细的活计完全是靠工匠的双手来把握。在碗窑村,能够熟练掌握好运用手工拉坯的技艺的工匠还不到百人,他们是建水紫陶生产的中坚力量。每个制陶的工匠都有自己拉坯绝活,对各种器型的弧度、薄厚和拉坯过程中的诀窍都烂熟于心。秘不示人,即使在家族中也遵循着传男不传女,传单不传双的规矩,吧得随意传授。

                                                     建水紫陶——文人字画
     建水紫陶的绘刻填彩装饰工艺,在中国陶瓷装饰工艺中是独一无二的。一般的做法是在红底陶坯上嵌白色图案,或白色陶器上嵌黄色、蓝色或红色图案文字,刊刻古诗名句、残贴断简、花卉翎毛、花鸟鱼虫等,集金石、书法、美术于其上,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因而有工艺美术陶之名。在建水有个传统,就是骚人墨客、文人雅士都热衷于将自己的墨宝挥洒于陶坯之上,他们往往以陶坯为纸,尽情展示自己的艺术成就,正是有这样的传统,为建水紫陶添加了独特的魅力,将古老的陶艺点化成为艺术经典、千古陶碑而刘芳百世。名家在半干的成型坯体上题诗作画或绘制传统图案,题材多为凤穿牡丹、喜鹊登梅、连年有鱼、蜂蝶戏花、榴开百子、金鸡对唱、丽菊寿桃、花亭停舞、吉祥图案或山水楼台等,并配以不同的书法体的唐诗宋词、名人绝句、断简残贴等,使古朴的陶坯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根据不同器型、装饰部位和装饰效果的不同而单独构思图案和文字,绝不允许雷同。有时还根据客户的要求,聘请书画名家,政界要人题诗作画。所以,每一件建水紫陶器都是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建水紫陶——阴刻阳填
     阴刻阳填是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立即将陶坯上的墨迹刻成模,即在事先画好的陶坯子上雕刻,开始了精细的装饰工作,工艺师们借助一种名为“足刀”的神秘小工具来完成,工艺师们能熟练地运用足刀,缘图案的边缘进行镂刻,并将图案中的坯体挖去,称为阴刻。整个过程要求坯体始终保持一定的湿度,而有一定湿度的坯体却很容易变形,所以,在阴刻过程中,既要完成阴刻装饰,又要使坯体不变形,要求刀尖不能离开坯体。下刀的力量完全凭感觉,因为不同的去器型或者说同一器物的不同体位,其薄厚并不一致,要求其下刀的力度是完全不同的,刻深了会刻穿坯体,而刻浅了将无法填彩。阴刻是填彩的准备,接着就是为阴刻图案填充彩色泥料,工匠按填充的需要,采用天然彩泥配制出不同的彩色的泥料,直接填写入刻好的图案中,由于填充彩泥的湿度与坯体湿度是不同的,而且在干燥过程中添泥与坯体湿度的收缩率也不一致,因此,添泥要经过2至3次反复填压,使添泥与刻模充分粘合,添泥与坯体表成为同一平面才算完成。这就是阳填,经过工匠们用填彩刀反复的抹平和挤压,此时的彩泥已经和坯体融为一体,并经过修整,经过几天的阴干后,工匠们会通过修坯的方法将多余的彩泥刮去,并呈现出填充好的图案色彩。

                                                      建水紫陶——烧制、   
    传统的建水陶窑称为龙窑,一般呈竖卧状依山势由底向高逐台而建,活门在下,切面为上圆下方的马蹄形,高约1.5米至2米,窑膛长短不一,长者百米短者十米上下,窑内点火燃烧后,窑膛内就形成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烧成气氛,在不同的烧成气氛下,陶坯内所含到氧化铁会出现不同的呈色,当窑膛内衣氧化碳含量达到2%--4%,游离氧含量小于1%时,陶坯中的铁元素便在还原气氛中呈现紫黑色,因陶坯中的呈色元素含量不同。高温下的窑气变化异常,陶器在高温陪烧过程中会出现意外是颜色和花样,这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窑变。
    建水紫陶的烧结温度在1000℃以上,在如此高温的气氛下,粘土中的易熔物质熔化为液态填充进未溶颗粒之间,使坯体收缩密度提高,当密度达到最佳时,陶器便变得致密结实,而达不到最佳的密度或超过这个界限,陶器则质地酥松呈色生涩或开裂变形,因而,人称制陶是火中取宝的艺术。
    建水的制陶艺人在长期实践的积累中,已发现了高温火焰中的秘密,他们摸索出了不少土洋结合的法子,已渐渐成为窑炉王国的主人。

                                                  建水紫陶——打磨
     民国时期,向缝春将无釉磨光工艺发展到了新的水平,一举改变了建水陶的粗陋形象,成为建水陶的看家技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去火皮。陶器烧制完成后,先将陶器于慢轮之上,用河砂填充压实,转动轮车盘以打磨去陶器外面烧结的痕迹,这道工艺看似简单,但是也要求精心操作,恰到好处,稍有不慎就会划伤陶器的表明,使前面的一切努力成为泡影。直到摸是上去很平滑以后才可以进入磨光工艺。
    二是打磨,即用厚布浇水,加上河边河里的细沙来打磨,目的是将去火皮过程中的痕迹全部打磨掉,经过打磨,建水陶器的陶体的本色以及装饰图案逐渐清晰起来,显现出湿润的质感,为下一步的抛光作好准备。
    三是抛光,抛光的材料是产自建水的白色细腻的鹅蛋石,将鹅蛋石紧压制在坚硬的陶体表面,靠人工一点点打磨出光洁如镜的效果,,而出现这样的效果,在中国其它陶瓷产地是用釉料来实现的,整个打磨抛光工艺费时费力,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超过前面所有工序,特别是在磨制茶壶、三角形笔筒等异形器物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0-13 12: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绘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0 新飞特 从心开始
关于飞特| 广告服务| 付款方式|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帮助中心| 移动版| 手机版| 飞特网

委托设计